欢迎访问WTO技术性贸易措施服务平台(商务部应对贸易摩擦工作站)

WTO技术性贸易措施服务平台(商务部应对贸易摩擦工作站)

观点文章|非洲“限油换电”浪潮下,中国产业如何破局新蓝海?

作者:  来源:  发布时间:2025-03-17  点击量:16

最近,非洲卢旺达、埃塞俄比亚、肯尼亚等国家,掀起了一股“限油换电”的热潮。卢旺达禁止在首都注册燃油摩托车,埃塞俄比亚禁止进口非电动汽车,肯尼亚在全国范围内启动“电动交通”计划。这场“限油换电”的热潮正在改写非洲出行版图。国际汽联基金会预测,到2027年,电动两轮车将成为非洲可持续交通转型的主力军,而到2030年,80%的燃油两轮车都将被电动车替代。作为全球电动两轮车出口主力军(2024年全国共出口2054万,出口值约383亿,占全球份额超80%),中国产业军团如何突破当前非洲市场仅21万辆/年的出口瓶颈,加速布局非洲新蓝海市场?   

拓展非洲市场亟需解决三大痛点

(一)电力基础设施与配套不足

非洲是全球电力普及程度最低的地区,超6.4亿人生活在无电区,农村地区超五分之四人口无电。而且,电网稳定性极差,比如南非在2023年限电高达250天,尼日利亚部分地区在2024年11月每天供电时间仅有5-6小时。这样的电力条件,严重阻碍了电动车市场的发展。

(二)标准与认证差异大

非洲多数国家电动车配套标准法规缺失,现有标准与中国差异大,对头盔等关键部件的要求截然不同,导致国标产品难以适配。同时,认证要求繁杂,例如南非的E-mark认证、尼日利亚的SONCAP认证等,极大增加了产品合规的难度。

(三)品牌竞争激烈

在非洲高端市场,日本的铃木、雅马哈等品牌占据主导地位,印度的巴贾集团和TVS Motor发展势头迅猛,车身零部件占有率开始赶超中国。此外,Roam、Spiro、Ampersand等非洲本土初创企业也迅速崛起,不断挤压中国品牌的市场空间。

中国方案如何破局非洲市场?

(一)把握政策红利,梯度推进市场布局

密切关注非洲绿色能源政策与市场动态,优先在卢旺达、肯尼亚、埃塞俄比亚等等政策利好、电力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的国家布局,梯度推进向其他地区拓展,实现对非洲市场的全面覆盖。相关部门应积极深化国际产能合作,在光伏、储能等领域与非洲国家展开对接,推动绿色能源项目落地。

(二)加大研发投入,提升产品适配性

非洲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,企业可探索太阳能辅助充电技术。针对非洲复杂的路况和特殊气候,加大在电池效能、驱动系统等方面的研发投入,开发高性能、长续航、防水防尘、强化悬挂功能的专用车型。

(三)推进标准对接,促进贸易便利化

借助我国在电池、电机等领域的技术优势,积极推动中国标准在非洲的认可与转化,降低贸易壁垒。相关部门利用非洲大陆自贸区,加强贸易政策协调,优化便利化措施。

(四)强化品牌建设,提升服务质量

深入了解非洲消费者的需求与当地文化,塑造具有中国品牌形象与核心价值。借助中国-非洲经贸博览会、贝宁中国品牌展销中心等平台,组织企业积极参与各类展会等活动,加强营销推广。同时,建立健全售后服务体系,确保能够快速响应消费者需求,提供高效维修服务,增强用户粘性。  

非洲“限油换电”的浪潮已经涌起,我国应以技术创新和市场洞察为刃,加速破局,把握产业“走出去”的新机遇

上一篇:{{prevVo?prevVo.title:'无'}}
下一篇:{{nextVo?nextVo.title:'无'}}